釐清客戶需求|凝聚想像(get on board)
草草戲劇節由「阮劇團」成立,自 2009 年起在嘉義扎根,從最初的高中戲劇社團聯合演出,至今每年 3 月初春吸引全台民眾共襄盛舉。草草戲劇節串連地方藝術資源與能量,成為嘉義的文化盛事。自 2022 年起,草草戲劇節進一步透過有感的主題策動,讓這場盛會不只是藝術的百家爭鳴,更是對當代生活狀態的反映與提問。
確認合作|成為夥伴(team up)
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 很榮幸受邀擔任策展單位,平凡製作創辦人暨創意總監黃銘彰更受邀擔任第 17 屆草草戲劇節總策展人,系統性地梳理戲劇節的主題內容。

前期調研|知識裝備(get ready)
進入第 17 年的草草戲劇節,每年持續擴展更多樣的展演形式與議題,在為期兩週的藝術饗宴中,融入草草戲劇節想傳遞的理念精神。
策略發想|擬定路徑(map out)
本屆主題訂定為「以上與未滿 Almost, But Not Quite」,以 17 歲少年少女面臨到的徬徨狀態為靈感,引領人們摸索生命中必然存在的各種模糊與流動,既呼應草草戲劇節邁向成年之際的摸索與試探,也對應著在瞬息萬變的當代,人們時常必須面對的某種曖昧、流動、介於之間的生命狀態。
另一方面,我們與阮劇團除持續深化戲劇節節目內容論述之外,今年也首度嘗試擴張戲劇節的場域空間,同時策劃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跨界演出形式,並且邀集多組在地團體與工作者,透過策展創造一個文化藝術交流的地方平台。

執行|探險遠征(hit the road)
在表演內容上,我們與阮劇團將第 17 屆草草戲劇節類比全球表演藝術盛會「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分為「內亞」(Avignon IN)和「外亞」(Avignon OFF)的做法,將場域擴張為位於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的「內野」、座落於民雄市區的國家廣播文物館的「外野」兩大展區,分別帶來當代表演藝術演出、實驗性多元創作,全面升級戲劇節的參與體驗。


展區節目涵蓋跨界劇場演出、戶外樂團演唱、主題講座、展覽、工作坊等,今年更特別延長夜間時段,讓觀眾在夜色中探索未知與模糊之美。內容上則聚焦多元議題,涵蓋文學、閱讀、影像、親子、幼兒福祉、移民工議題、共創、走讀等,並邀請「越在嘉文化棧」、「The Vibe 宇宙安排」、「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嘉義書式生活」、「西榮 23 藝術」、「打貓街坊文化協會」來自不同世代、橫跨多元議題的嘉義團隊,共同碰撞出從嘉義長出來的真實力量。

交付|抵達遠方(reach the wonderland)
草草戲劇節透過多元藝術形式,邀請觀眾探索自己處於「以上與未滿」的階段、關係與狀態,一步步摸索出靠近自己的真實樣貌。第 17 屆草草戲劇節與嘉義眾多在地團隊在兩週內帶來逾百場不同形式的演出,激盪出嘉義獨特的藝術火花。平凡製作也將持續參與第 18 屆草草戲劇節,持續深化草草戲劇節的品牌形象,期盼使其成為全台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自發藝術節。

credits
指導單位
文化部、嘉義縣政府
主辦單位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阮劇團
協辦單位
The Vibe 宇宙安排、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 、嘉義書式生活、越在嘉文化棧、諸羅設計塾、西榮 23 藝術、打貓街坊文化協會、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圖片提供
草草戲劇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