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 Formula Chiayi)²

(+1+1+1 = 嘉義式)²

service

刊物編輯 publication

  • 內容企畫 content planning
  • 田野調研 field research
  • 內容製作 content curation
  • 設計統籌 design coordination
  • 編輯校潤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活動策畫 event planning

  • 活動企畫 event planning
  • 活動執行 event execution
date

2023.01.01 Sun. – 2023.12.31 Sun.

location

嘉義市全區

awards
  • 日本優良設計獎|地域構想及活動類
    GOOD DESIGN AWARD 2024|Initiative and Activity for Regional
  • Shopping Design 台灣設計 BEST100|年度在地文化新演繹 Cultural Project of the year
  • 2024 第十二屆台灣景觀大獎|溝通傳播類佳作
    The 12th Taiwan Landscape Awards|Communication Category Honorable Mention

釐清客戶需求|凝聚想像(get on board)

2022 年,「+1+1+1=嘉義式」系列活動計畫和雜誌《+1+1+1》的發行掀起熱烈討論,也吸引更多人深入探索嘉義街弄,開啟對於嘉義的嶄新想像。到了2023 年,嘉義市政府期許計畫持續擴大與延伸,因此展開了(+1+1+1 = 嘉義式)²

確認合作|成為夥伴(team up)

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 繼 2022 年受嘉義市政府之邀攜手推出年度計畫「+1+1+1 = 嘉義式」後,2023 年更延續「+1」精神,推出 2.0 版(+1+1+1 =嘉義式)² ,希望翻轉世人對於嘉義市的城市印象,選擇到此旅遊或長居。

前期調研|知識裝備(get ready)

為了延續「+1」的精神,我們先是調查了嘉義植栽多元的公園綠地並加入「生態」新主軸,接著更擴大去年備受好評的「飲食」軸線,研究能進行串聯的在地各式飲食店家,最後也延續去年的「文學」軸線,延攬外地知名文學作家以文學之眼感受嘉義的獨特場域。透過此活動企畫,我們期許能進一步詮釋當代嘉義的生活風格,並吸引更多青年留在這富有魅力的小城裡。

策略發想|擬定路徑(map out)

(+1+1+1 = 嘉義式)² 活動企畫​不僅開啟了「生態環境」的新軸線,更延伸與擴大了「風土飲食」與「在地書寫」的兩條軸線,並以三條軸線為途徑,帶領讀者深入解構在地生態、風土、文學的關鍵要素,一同細細感受小城的日常,領略其生生不息的能量。此外,繼 2022 年歲末推出嘉義生活風格雜誌《+1+1+1》創刊號後,今年秋天,我們再度推出第二期《+1+1+1》,以生態、風土、文學三大條目出發,蒐羅凝練嘉義精髓的關鍵詞條,期望帶領讀者博覽嘉義小城的迷人之處。

執行|探險遠征(hit the road)

(+1+1+1 = 嘉義式)² 從三條軸線出發,包含生態環境軸線的「城市公園野草學」、風土飲食軸線的「小城風味實驗計畫」與在地書寫軸線的「地方文學家課」。

其中「城市公園野草學」邀請當代採集雙人創作藝術團隊「雜草稍慢」,帶來兩場精華滿滿的生態工作坊;也舉辦「城市公園野草學:當代採集藝術創作」特展,展現工作坊成果與採集紀錄之餘,更邀請人們共同發掘看似平凡的野草所蘊含的驚人能量,重新思索人與土地的關係。

「小城風味實驗計畫」則延續 2022 年「小城咖啡實驗計畫」能量,攜手在地名店「國王蝴蝶咖啡 Roicafe」與「穀谷」共同主持,團隊邀請在地店家透過餐食設計演繹嘉義風土與文化,讓傳統與新興餐飲業者交流、共創,吸引人們造訪城市中飲食文化。從嘉義的風土、生活、歷史、地景四大創作路徑發想,打造期間限定的「嘉義特調」咖啡與「嘉義特製」餐點。

「地方文學家課」則邀請擁有豐富編輯經驗、創作領域涵蓋多元的蕭詒徽,與身兼小說家、文化評論者、專欄作家等多重身份的朱宥勳駐城創作,並帶來內容紮實的講座與工作坊,透過活動中學員間踴躍的交流與分享,讓我們發現了地方湧動的創作能量。

接著我們以(+1+1+1 = 嘉義式)² 活動為基礎,將該計畫多場活動企畫互動內容與成果轉化為第二期紙本刊物《+1+1+1》,以文字書寫對各方發出誠摯的邀請,希望有更多人真正動身造訪嘉義、甚至落腳此地,深切感受這座新舊融合、適合生活的文化城市所內蘊的獨特魅力。第⼆期《+1+1+1》封⾯及部分內⾴邀請曾操⼑⽇劇《First Love 初戀》唯美主視覺的知名攝影師濱田英明拍攝,從日本攝影師的視角,邀請讀者走入從⽇治時期留下的歷史紋理。

當讀者翻閱「博覽⼩城的⽇常百科」,也能透過在地學者的帶領漫遊嘉義⽣態祕境;或是聆聽飲食作家李佳芳解析城市飲食⽂化變遷;⼜或是從 《裏嘉義》作者「下港女⼦」的細細剖析裡,深入體會⼩城的咖啡廳如何以⼀杯咖啡為引,群聚同好;不只如此,在地學者更以⾃⾝研究為根基,剖析嘉義⽂學迭變。值得一提的是,第⼆期《+1+1+1》也⾸次曝光(+1+1+1 = 嘉義式)² 駐城作家朱宥勳、 蕭詒徽以「火雞⾁飯店家」、「嘉義⾃⾏⾞道」為主題創作的地⽅書寫 ,讓⼈看⾒作家如何以⽂學之眼,為看似平凡的地⽅⽣活碎片,賦予無與倫比的發光點。

交付|抵達遠方(reach the wonderland)

(+1+1+1 = 嘉義式)² 系列活動計畫與第二期《+1+1+1》期望透過豐富扎實的內容呈現,邀請⼈們⼀同博覽「嘉義」這本值得⼀讀再讀的好書。我們期望能邀請您看見城市隨時光疊層的豐厚內裡,想像每個人心目中獨有的小城風貌。​(+1+1+1 = 嘉義式)² 活動計畫不僅獲得Shopping Design 台灣設計 BEST100 的年度在地文化新演繹大獎肯定,也受到La Vie、500 輯、MOT TIMES 明日誌等多家媒體報導,讓更多人認識嘉義地方創生的蓬勃發展

credits
主辦單位

嘉義市政府

執行單位

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

計畫主持人暨創意總監

黃銘彰

內容總監

郭慧

專案經理

游昕嬡

專案執行

吳倢妤、張雯琦

主視覺設計

Two Wei Studio

延伸設計

張翔

動態設計

叉圈 nonxo® studio

影像執行

好吉光工作室

Formula 1 |城市公園野草學

合作單位

雜草稍慢、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張坤城、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

Formula 2 |小城風味實驗計畫

主持店家

國王蝴蝶咖啡、穀谷

專業顧問

李佳芳、瑪格、盧怡安

響應店家

双川製麵、好好家慢熟咖哩、玖零甜食所、良好卵形燒、初心者肉舖、花淺蔥 Brunch Osteria、阿榮師啤酒鴨 中正門市、巷內好炒、拾間、嘉義3分甜紅豆餅、樂食沛 Recipchen、蔬盈市場火鍋、堀川茶事、菓桔、BES coffee、CASA、Haritts、T.M.D、二屾 Ershen、心晴日式定食專売、兩顆蛋、起風、湯城鵝行、嘉義人綠豆沙飲品×雲朵鬆餅、Hit Cat Café 打貓咖啡、日安靜好早午餐、常常 The Frequent.、對摺披薩 The Fold Pizza、餘yu、靛製所甜點工作室、Evie’s Café 伊米咖啡、木更 Mugeneration、木商珈琲 Mokusho、仨丘珈琲、卓武咖啡、明明 MingMing、峇曼製甜所 PAMAN JERRY、美好咖啡店 Miho coffee、秘密客咖啡館、嘉義-秘氏咖啡、嚮日咖啡 Sunward Coffee

成果攝影

Ms.kuishinbou

集章地圖插畫

陳紹予、李昀蓁

Formula 3 |地方文學家課

駐城作家

朱宥勳、蕭詒徽

特別感謝

蘭桂坊花園酒店、台灣田野學校、將將好 共享空間、林聰明沙鍋魚頭、貳陸陸杉Space

《+1+1+1》第二期「博覽小城的日常百科」《+1+1+1》Vol.002 Chiayi Living Guide 2023

出版單位

嘉義市政府

發行人

黃敏惠

總策畫

郭軒志

企畫

范書銘、陳怡蓉、張容芷

編輯製作

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

總編輯

黃銘彰

主編

郭慧

執行編輯

吳倢妤

文字

朱宥勳、蕭詒徽、黃銘彰、吳倢妤、游昕嬡、李佳芳、楊甯凱、張雯琦、劉子維

校對

簡淑媛

封面攝影

濱田英明 Hideaki Hamada

攝影

濱田英明 Hideaki Hamada、Rafael Wu 、PJ Wang 、張雯琦 、Ms.kuishinbou

美術設計

張翔

插畫設計

Hanna Chen 陳怡庭、陳宛昀、鄭培哲

印刷

奇異多媒體印藝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

蘭桂坊花園酒店、(+1+1+1 = 嘉義式)² 與本刊協力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