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客戶需求|凝聚想像(get on board)
2021 年時,台灣設計展落腳嘉義市,其中「中間試驗場」展館選址於曾為台灣最早高梁酒酒廠的「嘉義文創園區」,展館名稱以「中間試驗場 Factory in the Middle」不僅延續建築在日治時期的原名,也呼應了嘉義位於西部平原中間的地理位置,象徵著這座城市在設計上的新舊融合與無限可能。

確認合作|成為夥伴(team up)
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 很榮幸受到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邀請,策劃並執行 2021 台灣設計展分區展場「中間試驗場」,透過講座、互動展覽和市集活動,展現日常美學在生活中的傳遞與演變。
前期調研|知識裝備(get ready)
接下任務後,我們首先調研嘉義市立美術館的建築與景觀設計、電動公車車體設計,以及「有事青年節」等嘉義市近年引入設計治理的公共計畫案例,接著透過編輯與設計手法,將公共計畫案例轉譯成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展覽內容。另一方面,我們也深入了解嘉義的小店店主故事、生活和品味,並期望在「中間試驗市集」傳遞嘉義小店的生活美學。
策略發想|擬定路徑(map out)
我們決定在「中間試驗場」兩層樓展館中,打造融合講座、互動展覽和市集等多元形式的活動,,為觀眾帶來超乎想像的參觀體驗。我們從嘉義城市設計的多重面向出發,擬定位於展覽一樓的「嘉義設計實驗室」;並在位於展覽二樓的「中間試驗市集 in the middle of …… market」中,以昔日、現在與未來為主題,規劃「記憶時光機」、「本地製造所」與「創業實驗室」三類型攤商。



執行|探險遠征(hit the road)
我們也邀請「一步工作室」和團隊共同打造展覽一樓的「嘉義設計實驗室」,從形容詞、色彩、字體等多重設計面向,匯聚大眾對於嘉義市的視覺印象,同時也展示嘉義市近年在「設計導入城市治理」方面的亮點成果。此外,團隊也規劃一系列講座,邀請嘉義各領域的八組資深從業者分享他們的經驗與心得。


到了展覽二樓,我們則攜手在地咖啡品牌「木更 Mugeneration」及選物店「Hunter Goods & co.」共同策劃「中間試驗市集」,並在市集中復刻那些已歇業卻令人記憶深刻的商家,同時邀請近年於嘉義引人注目且以獨特美學脫穎而出的店家,以及懷抱創業夢想、正在醞釀或剛剛起步的小店共襄盛舉。


最後,「中間試驗市集」匯集超過二十間在地店家和十餘個選物品牌,共同打造屬於嘉義質感的生活美學。在活動現場我們也安排一系列精彩的快閃活動,包括現場音樂演出、互動創作和書法表演等。此外,團隊特別為市集設計了展場限定小報《in the middle of ……》,邀請參觀者跟隨地圖探索嘉義特有的小店。

展覽中除了別具特色的市集外,也同時呈現由台灣設計研究院領導的「D-TEAM」設計規劃團隊與嘉義市 13 家代表性在地品牌,如何透過設計美學和創新思維,將商品、服務和店面提升到全新層次。設計規劃團隊與在地品牌更共同推出「嘉義好禮」,使流動著家鄉的味道能與時俱進,讓嘉義的地方品牌能持續的傳遞下去。



交付|抵達遠方(reach the wonderland)
我們在「中間試驗場」中,透過豐富的展示和互動設計,匯聚出一套契合嘉義生活氛圍的視覺呈現。這些呈現不僅展現了嘉義文化內涵與設計潛力,也讓觀眾感受到設計美學在品牌重塑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展覽「中間試驗場」也獲得 Shopping Design、La Vie、 FLiPER 等多家媒體報導與採訪的露出,讓這座城市在設計的引領下,展示我們對於嘉義生活質感的濃縮與回顧。

credits
策展單位
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
策展人
黃銘彰
執行總監
朱允農、朱育瑩
執行協力
謝宜庭
參展團隊
一步工作室
市集共同策劃
木更 Mugeneration、Hunter Goods & co.
空間設計
木罐子設計製作
主視覺設計
HOUTH
展覽視覺設計
一步工作室
平面攝影
林科呈、陳宥駱、郭志暉、KRIS KANG
文案撰寫
黃銘彰、下港女子 楊甯凱、如此表達工作室、朱育瑩、謝宜庭
文案翻譯
韞藝術工作室
文案校閱
郭慧
燈光協力
追光實驗、光諾科技照明
電路協力
光諾科技照明
音樂設計
Nick Tsai
手寫字設計
拾筆
設計協力
廖家家
輸出協力
右澄企業杜
印刷協力
博創印藝
行銷統籌
朱育瑩
公關統籌
朱允農
諮詢顧問
陳世岸、黃韋維、杜昭賢
特別感謝
嘉友電子、庚欣系統科技、二三設計、李宗亮、justfont、文鼎字型、蘭桂坊花園酒店、林育嫺、洪湛閎、陳芷儀